蘇州夏利家政公司的月嫂今天特地來聊聊關于新媽媽產后心理調適的話題,實際上很多我們不理解的現象背后是有科學依據的,媽媽們不必緊張,且聽我們慢慢道來。
產后媽媽的身體、生活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有些媽媽一時難以接受就產生了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從而影響了自身的恢復及對寶寶的照顧。因此,媽媽一定要學會自我心理調適。
1、產后媽媽的心理變化
產后媽媽的心理、精神狀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大多數媽媽會有初為人母的喜悅與興奮,看到可愛健康的寶寶,從心底產生一股做媽媽的幸福感與自豪感,同時也會感到責任的重大。但有一部分媽媽由于種種原因,會感到孤獨、委屈、無助、迷茫,經常無緣無故地流眼淚;有時也表現為心情煩躁、容易激動、焦慮不安、失眠等。這都是產后心理障礙的表現。
2、月子里媽媽為何愛哭
月子里,許多媽媽都會有想哭的沖動,甚至毫無理由。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體內激素的影響、媽媽身體的變化、對晡育寶寶的焦慮,以及家庭的關注點轉向寶寶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眼淚是一種很好的宣泄物,偶爾哭泣一次沒有關系,但如果經常流淚,容易導致眼睛疲勞,甚全患眼疾。
因此,媽媽在月子里應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盡量不要哭泣。
3、警惕產后抑郁悄悄來襲
產后抑郁癥一般在產后2周內發病,產后4~6周出現明顯癥狀,媽媽要警惕抑郁癥來襲。
出現抑郁癥狀前,媽媽通常會有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焦慮、郁悶等情況。抑郁程度較輕,不會對產后生活和母乳喂養造成影響,只要媽媽適當調節就可以恢復正常狀態。而有些媽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抑郁癥狀,表現為郁郁寡歡、食欲不振、無精打采,甚至常常無故流淚,或對未來生活毫無希望,更有甚者會失去生存欲望,這是比較嚴重的產后抑郁癥了。
4、媽媽產后心理小測試
有關統計數據表明,產后約有50%~70%的媽媽會出現輕度抑郁癥狀,10%~15%的媽媽會患產后抑郁癥。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產后壞情緒都是產后抑郁,媽媽可以通過下面的小測試來檢測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況。
測試題目
●入睡困難,夜里有時會突然驚醒。 是( )否( )
●每天多數時候都感到疲憊。 是( )否( )
●胃口不佳,吃一點東西就不想吃了。 是( )否( )
●以前根本不在乎的小麻煩,現在會煩惱很久。 是( )否( )
●覺得永遠不可能再有屬于自己的私人時間。 是( )否( )
●擔心自己無法照顧好寶寶。 是( )否( )
●擔心丈夫不會像以前一樣愛自己。 是( )否( )
●覺得別的媽媽做得比自己好。 是( )否( )
●一點小事都會讓自己傷心哭泣。 是( )否( )
●以前熱衷的事,現在感到很乏味。 是( )否( )
●很久沒有和朋友聯系了,也不想聯系。 是( )否( )
●每天都會焦慮不安,無法心平氣和。 是( )否( )
●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生氣。 是( )否( )
●很難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是( )否( )
●有時會感到自卑。 是( )否( )
●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責備自己。 是( )否( )
測試結果
●媽媽回答“是”的問題越多,表明抑郁傾向越嚴重。
●如果媽媽回答“是”的問題多于6個,且這種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那么媽媽就必須警惕了,這有可能是產后抑郁。
●如果媽媽有3~5項回答“是”,表示有抑郁傾向,要注意調整,避免不良情緒的積累。
●如果媽媽回答“是”的情況少于2個,表示只是暫時的情緒低落。
5、為何抑郁易找上媽媽
產后媽媽的抑郁癥發病率是正常女性的3倍,適當活動活動身體,讓身心徹底放松。
那么為何抑郁容易找上媽媽呢?
內分泌變化:
產后媽媽體內的雌激素、孕酮及甲狀腺激素迅速下降,容易導致媽媽腦內和內分泌組織的兒荼酚胺減少,使媽媽出現情緒不穩、神經質、失眠、緊張等情緒。
心理壓力:
擔心自己不能勝任媽媽的角色、產后身材無法恢復等,會給媽媽帶來壓力,導致焦慮、情緒低落。此外,經濟狀況、家人態度等也會給媽媽的心理造成壓力。
身體疲憊:
沒有家人的幫忙,勞心勞力地照顧寶寶,在長時間體力和精力的損耗下,委屈、煩躁、焦慮、易怒等情緒常常伴隨而來,也是造成媽媽產后抑郁的重要原因。
既往經歷:
一般情況下,如果媽媽有過抑郁史,則患有產后抑郁的可能性更高。媽媽有過流產史,或親友的寶寶經歷過不測,產后也更容易焦慮,出現抑郁情緒。
6、預防產后抑郁,做好這幾點
做好準備
媽媽要認識到妊娠、分娩是正常的生理過程,身體器官和體形都會隨著產后的調萘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媽媽可以多學習一些哺乳、育兒方面的知識,并向他人請教育兒經驗。
注意休息
媽媽產后要注意休息,盡量和寶寶的休息時間同步。最好讓家人幫忙照顧寶寶,以免自己過于疲憊。
傾訴宣泄
媽媽心情不好時可以向丈夫、家人或朋友傾訴,發發牢騷也不錯,甚至可以大哭一場,不要將所有郁悶都藏在心里。
焦點轉移
媽媽不要總將目光盯著使自己焦慮的事情,可以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做做自己喜歡的事。
降低期望
媽媽要知足常樂,降低對自己、丈夫和寶寶的期望值,學會在每一秒的生活中感受幸福。
行為調整
媽媽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恢復情況做一些運動,這不僅有助于身體恢復,還能放松心情,遠離抑郁。
7、家人要多些理解與關愛
產后媽媽常常會有不良情緒,甚至對家人有過分的語言和行為,其實這不是媽媽故意為之或太嬌氣,是因為身體激素變化導致的。家人對此應多些體諒,創造愉快的家庭氛圍,尤其是爸爸要理解、關愛媽媽,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
8、與寶寶親密可減輕抑郁
美國醫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產后媽媽和寶寶的親密接觸可減輕產后抑郁。研究報告稱,在產后第1周內,媽媽每天與寶寶進行6小時的親密接觸,隨后的1個月內,媽媽每天至少和寶寶親密接觸2小時,會明顯減輕媽媽的產后抑郁狀況。
因此,月子里媽媽不妨多與寶寶親密接觸,切不可過于依賴月嫂或家人。媽媽可多抱抱或逗逗寶寶,感知寶寶的依賴和需求,盡快建立媽媽與寶寶的親子關系。
9、聽音樂可穩定情緒
音樂可以改善情緒,驅散心中的不快,讓人忘記身體的疲勞。因此,媽媽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聽聽音樂,可選擇一些優雅、抒情的古典音樂或輕音樂來消除緊張焦慮情緒,放松心情。例如:安神寧心、鎮靜催眠的樂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開暢胸懷、緩解郁悶的樂曲,古曲《喜洋洋》;使人輕松、喜樂的樂曲,《黃鶯吟》、《百鳥朝鳳》等。
媽媽不宜聽曲調低沉或過于悲傷的歌曲,也不宜聽節奏強烈、音色單調的音樂,如舞曲,否則容易感到煩躁。
蘇州夏利明星月嫂溫馨提示:
媽媽聽音樂時音量不宜超過60分貝,以免影響寶寶休息,并且睡前不適合聽交響樂,以免情緒亢奮、難以入睡。
10、別忘了多和朋友聯系
除了家人的關心、陪伴外,朋友的關心和理解也是治愈媽媽不良情緒的良方。研究發現,當向朋友傾訴時,體內會分泌出比平時多幾倍的抗壓力激素,能避免媽媽情緒失控,有效地幫助媽媽疏導情緒。
因此,媽媽在月子里不妨多與朋友交流,一方面可以與朋友分享初為人母的喜悅,另一方面還可將心中的煩悶、憂慮、委屈等情緒傾訴出來,并得到解決的辦法。尤其是那些有過育兒經驗的朋友,不僅能從她們那里獲得慰藉,擺脫不良情緒,還能獲得她們坐月子和育兒的經驗,幫助媽媽卸下心理包袱。哪怕朋友沒有更好的建議,只是安靜真誠地傾聽,媽媽也會感覺如釋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