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夏利家政公司今天分享主食的制作技巧,讓你輕松完成米飯、饅頭、面條、餃子的制作,瞬間變身主食專家,不光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家政保姆,也可以讓親朋好友享受到你的手藝。
一、煮米飯
(一)煮米飯的基本要領
(1)剛做熟的米飯不要急于揭開鍋蓋,在關火后再燜5分鐘左右,使水分能夠均勻散布在米粒之間吃起來口感很好。
(2)用高壓鍋做飯。做出的米飯、面食品的“老化”時間可延遲5小時以上。
(3)剩飯重新蒸煮,可往飯鍋水里放點食鹽,吃時口感像新煮出來的飯。
(二)米飯夾生的補救方法
可用下列方法補救:
(1)若全部夾生,可用筷子在飯內扎些直通鍋底的小孔,加適量溫水重燜。
(2)如為局部夾生,就在夾生處扎眼,加點水再燜一下。
(3)表層夾生,可將表層翻到中間加水再燜。如在飯中加兩三小勺米酒拌勻再蒸,也可消除夾生。
(三)去除米飯糊焦味
米飯不小心燒糊以后,不要攪動它,把飯鍋放置潮濕處10分鐘,煙熏氣味就沒有了。也可把一小節蔥段插人串煙的飯鍋,再蓋上鍋蓋,一會兒,串煙味就會消失。還可用一塊燒紅的木炭,盛在碗里,再放入鍋內,蓋好蓋,10分鐘后糊焦味也可消失。
(四)煮米飯不粘鍋底
在米飯已經成型,但還沒完全熟的時候用筷子在米飯上戳幾個洞(到底)。然后,在上面淋點涼水。用電飯鍋煮的話,等米飯熟了先不要開鍋,斷電燜上10分鐘左右就不粘鍋了。
二、做饅頭與蒸饅頭
(一)和面
(1)洗凈雙手與和面盆。
(2)在和面盆中放入二至三小碗水,根據需要可適量增減。
(3)在和面盆中放入適量酵母粉,用手攪拌均勻。
(4)用碗盛一大瓢白面,也可添加少許玉米面,一邊倒入面盆中,一邊用另一只手攪拌。手用力扶面盆邊沿,一只手用手背發力蹭盆子的邊沿,直到盆邊無黏著的面為止。
(5)搓雙手,至雙手無黏著面為止。
(6)雙手用壓手腕的力量擠壓面塊,反復倒騰,至面塊柔軟光滑。
(7)蓋好和面盆,防止上面的面干燥。
(8)放置向陽的或溫暖的地方三四個小時待用,以后的時間可以做其他的家務。(以上是和面工序,注意三光:盆光、手光、面光,15分鐘可完成。)
相關知識:
快速發面的竅門
1.巧配發酵劑
如果你事先沒有發面而又急于吃饅頭, 可用500克面粉加10克食醋、350克溫水的比例發面,將其拌勻,發15分鐘左右,再加小蘇打約5克,揉到沒有酸味為止。這樣發面,蒸出的饅頭又白又大。
2.用鮮酵母發面
將面粉用溫水和好,再將化勻了的鮮酵母液倒入,把面揉勻后,放入盛器內令其自然發酵(天冷時可在盛器外包上棉絮)。約過5小時,面團發酸,向上拉成條狀,即為發面。一般1~5千克面粉用一塊鮮酵母即可。
若要加快發酵過程,再加大鮮酵母用量。如發好的面酸味過重,可略加小蘇打或堿水。
3.用酒加快發面
如果面還沒有發好又急于蒸饅頭時,可在面塊上按一個坑窩,倒入少量白酒,用濕市指兒分鐘即可發起,如果仍發得不理想,可在饅頭上屜后,在燕鍋中間放一小杯白酒,這樣燕出的饅頭照樣松軟好吃。
4,冬天用糖發面
冷天用發酵粉發面,加上一些白糖,可縮短發酵時間,效果更好。
5.以鹽代堿發面
發好面后,以鹽代堿探面(每500克面放5克鹽),既能去除發面的酸味,又可防止饅頭發黃。
(二)做饅頭
(1)整理面板,平整、干凈干燥,放面撲,也就是案子上的底面。
(2)把發好的面連同面盆一起端上面板,把面倒在案子上,用手抓少量干面蹭面盆內底至干凈為止,蹭下來的面與大塊面放在一起。
(3)把面揉成長條狀,左手把面塊右頭,以手四個指頭并排的寬度為準,左手左移,剁下一塊,依次左移,不要傷著手。
(4)碼好一塊塊面塊,這時已成饅頭的樣子,注意用布蓋好,放置兩三分鐘。
(三)蒸饅頭
1.步驟
(1)在醒饅頭的同時,可做鍋的整理。如在鍋里放入適量的冷水,投篳子和溜布,溜布平整放在篳子上等。
(2)把饅頭放入整理好的篳子上,蓋好鍋蓋。饅頭放人蒸籠時,應將蒸籠布打濕,蒸熟的饅頭與蒸籠布粘在一起,這是因為燕籠布太干的緣故。
(3)上火燒,根據饅頭的大小,掌握時間25分鐘或30分鐘。
(4)關火,等待一小會兒,可以開鍋了。
相關知識:
蒸饅頭判斷生熟的方法:
(1)用手輕拍饅頭,有彈性即熟。
(2)撕一塊饅頭的表皮,如能揭開皮即熟,否則未熟。
(3)手指輕按饅頭后,凹坑很快平復的為熟饅頭,凹陷下去不復原的,說明還沒蒸熟。
2.注意事項
(1)籠屜與鍋口相接處不能漏氣,有漏氣處須用濕布堵嚴。用鋁鍋蒸時鍋蓋要蓋緊。
(2)蒸饅頭時,鍋內須用冷水,逐漸升溫,使饅頭坯均勻受熱。切忌圖快一開始就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因這樣蒸制的饅頭容易夾生。
(3)饅頭蒸熟后不要急于卸籠,先把籠屜上蓋揭開,再繼續蒸3~5分鐘,最上層一屜饅頭皮很快就會干結,再把它卸下來翻扣到案板上,取下籠布。
這時的饅頭既不粘籠布,也不粘案板。稍等1分鐘再卸下第二屜,依次卸完。這樣,饅頭光凈衛生,又不浪費。
(四)饅頭堿重補救
如果堿多了,蒸出來的饅頭就發黃、不好吃,補救的方法是:
(1)堿稍多一點,可推遲一下再蒸,讓其“緩醒”。
(2)饅頭出籠黃了,可向鍋里水中倒微量醋,再將蒸黃的饅頭用慢火蒸十幾分鐘,堿遇酸逐漸揮發后,饅頭就會變白,而且沒有酸味。
(五)怎樣巧炸饅頭
準備一碗涼水,把切好的饅頭片放在里面,用水浸透后,立即一片一片放入燒熱了的油鍋里炸。這樣炸出來的饅頭顏色金黃,外黃里嫩。趁熱撒上白糖或精鹽,吃起來脆香可口。
三、煮面條
(一)煮掛面和干切面
(1)煮掛面時不要用大火。因為掛面本身很干,如果用大火煮,水太熱,面條表面易形成粘膜,煮成爛糊面。
(2)煮掛面時不應當等水沸騰了再下掛面,而應在鍋底里有小氣泡往上冒時下掛面、然后攪動幾下,蓋好蓋,等鍋內水開了再適量添些涼水,等水沸了即熟。
(3)中火煮時,隨開隨點些涼水,使面條均勻受熱。
(二)煮濕切面和自己搟的面條
(1)需水大開時下面,然后用筷子向上挑幾下,以防面條粘連。
(2)用旺火煮開,每開鍋一次點一次水,點兩次水,就可以出鍋。
(3)煮濕面一定要注意用旺火,否則溫度不夠高,面條表面不易形成黏膜,面條就會溶化在水里。
特別提示:
煮面條時,待水開后先加少許鹽(每500克水加鹽15克),再下面條,即便煮的時間長些也不會粘糊。
四、包餃子和煮餃子
(一)包餃子
1.和面
(1)溫開水一杯,水里放些許鹽,面粉里放雞蛋。
(2)水要徐徐地倒人盆中,筷子不停地攪動,感覺沒有干面粉,都成面疙瘩的時候,就可以下手和面了,揉面要用力,揉到面的表面很光滑就好丁,這時面光、盆光、手光是最佳境界。
2.剁,拌肉餡
如果四個人吃,大約一斤肉餡就可以了。餡里放鹽、味精、姜末、醬油、料酒、香油、水(高湯最好),還可以加點胡椒粉,具體可根據雇主家的口味來加。順時針攪拌,感覺所有的東西都融合在一起即可。
3.剁菜
選擇你喜歡的蔬菜,一般用大白菜加些許韭菜。 韭菜切成小粒,大白菜則要剁了。最后感覺菜很稀呼的樣子時,用紗布把水擠干。和韭菜一起放人肉中攪拌,最好嘗一嘗味道咸淡,餃子餡就做好了。
4.調餡
調餡時,如果全用肉餡,要注意往肉餡里“打”水。此時應注意:水要慢慢加,并且邊加邊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動。若餡里的瘦肉多,可多放些水,肥肉多要少放水;加人蔥花、醬油、姜末、味精等調勻,最后才放鹽;如果用肉菜餡,蔬菜最好用生的,防止維生素流失;蔬菜剁好后如果有湯,可輕微擠一擠,以防包餃子時滲出;剁好的菜和肉餡放到一起后,不要多攪,攪多了也會出湯;出湯后,可摻些干面,冬天也可拿到室外冷一冷,油脂一凝就稠了。
5.揪面團
(1)取出醒好的面團,大致分成四份(幾份都可以,只要是等份),這樣可以避免包的過程面干。
(2)先拿一份,剩下的放回盆中,用蓋子蓋好,或者用毛巾蓋也成,防止水分蒸發。
(3)將這一小份面團,揉成長條狀(圓柱形),用刀切成小段(寬度2.5厘米大小),也可用手揪。用刀切時,要注意每切一刀后將面團轉個方向為好。
6.搟皮
拿搟面杖搟皮的時候,注意中間厚邊緣薄,中間厚防止餃子餡漏,邊緣薄吃起來口感好。餃子皮不要一下搟很多,看包餃子的速度,一般富余五六個即可,要不時間長皮干了就不好包了。
7.包餃子
(1)將餃子餡放入皮中央,如果技術不熟練的話,不要放太多餡。
(2)先捏中央,再捏兩邊,然后由中間向兩邊將餃子皮邊緣擠一下,這樣餃子下鍋煮時就不會漏湯了。
(3)找個大盤子,北方人一般用蓋簾(竹子做的),將包好的餃子整齊地碼放在上面。
(二)煮餃子
(1)煮餃子的水要多,要加適量鹽,增加餃子皮的耐煮力。
(2)水沸了才放餃子下鍋,煮的過程中要不時充分攪拌,以防止餃子粘鍋。
(3)不要讓水沸騰得太厲害,否則餃子容易破掉,可在水開后,加入少許涼水,待水開后再加涼水,如此反復三次便可。
(4)煮速凍餃子要觀察餃子的形態,餃子下鍋后會慢慢變軟,如果餃子漂浮在水面上,餃子皮凹凸不平,則表示餃子已熟。
(5)速凍餃子凍的時間太長,餃子皮的水分會蒸發掉,餃子不容易煮熟,還會有點夾生,不宜用大火猛煮,要用中小火慢慢煮透餃子。
牢記要點
1.剛做熟的米飯不要急于揭開鍋蓋,在關火后再燜5分鐘左右,使水分能均勻散布在米粒之間吃起來口感很好。
2.蒸饅頭時,鍋內須用冷水加熱,逐漸升溫,使饅頭坯均勻受熱。
3.煮掛面時不要用大火。
4.搟面皮時,注意中間厚兩邊薄。
5.煮餃子時水要多,要加適量鹽,可增加餃子皮的耐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