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專業的老人陪護,照顧好老年人的休息,家政服務員或者子女首先應了解老年人的睡眠特點。 1.老年人睡眠的特點
·剛睡時很疲倦,但只睡著不到一小時就醒了。
·看電視容易打瞌睡,可是上床又不能入睡。
·容易驚醒,醒后難以再入睡。
·早上4點鐘可能就醒了,夜間很客易醒。
2.如何照料老年人的睡眠
·保證老年人的休息環境。老年人的休息環境應保持清潔、安靜、空氣暢通,保證溫度適中、通風良好等。同時,家政服務員要及時整理老年人的房間,避免房間凌亂、灰塵太多。
·要保證老年人睡眠充足。根據老年人的睡眠習慣,調整作息時間,保證每天有6小時睡眠和1小時午睡。
·臨睡前,不要喝濃茶、咖啡,可少吃點糕點和熱牛奶,冬天熱水泡腳,以助入眠。
·注意正確的睡姿。最好頭朝東睡、仰臥睡,這樣有助于健康。
·睡前保持情緒穩定,不要煩惱、憂慮或思考其他問題,安靜、平和入睡。
3.老年人休息環境的具體要求
(1)溫度。
維持一個適宜的室內溫度,不僅使老年人感到舒適、安定,而且有利于機體的新陳代謝,預防疾病。室內溫度以18℃~20℃為宜,夏天可相對高些(22℃~24℃),以縮小室內外溫差。室溫過低,老年人易著涼、感冒室溫過高,易使人感到疲憊、精神不振。
需要指出的是,對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室溫過高,易使老年人感到悶熱,呼吸不暢,加重呼吸困難。清涼的室溫,流通的空氣,會使老年人易于進行氣體交換,提高血氧濃度,改善呼吸狀況。
(2)濕度。通俗講是指空氣中水分的含量??諝鉂穸却?,人體的蒸發作用弱,抑制出汗,使人感到潮濕、氣悶,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會感到憋氣。由于皮膚、呼吸水分蒸發減少,排尿量增加,加重腎臟負擔。而空氣過于干燥,人體會蒸發大量水分,引起皮膚干燥、口干、咽痛等不適癥狀。
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干燥的空氣會使其呼吸道粘膜干燥,痰不易咳出,增加肺部感染的機會,而加重病情。家庭室內最佳濕度應該是50%~60%。適宜的濕度,可使人感到清爽、舒適。為了增加室內的空氣濕度,可使用空氣加濕器,也可通過地上灑水,暖氣上放水槽或放濕毛巾等來增加濕度。
(3)通風。新鮮的空氣對老年患者尤為重要。晨起,開窗通風,可排出室內廢氣,讓新鮮空氣補充進來。一般居室開窗20~30分鐘,室內空氣即可更新一遍。對身體較弱的老年人,通風時可到其他房間,避開冷空氣的刺激,這樣,既暫可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又不至于受涼。
(4)噪聲。研究表明噪聲在50~60分貝時,一般人就會有吵鬧感,家庭中的噪聲大多為大聲喧嘩、音響音量過大所致,一般老年人喜靜,對有心臟病的老年人,安靜則是一種治療手段,家庭中創造一個寧靜幽雅的環境,有利于老年人的休養。
(5)采光。老年人居住的房間,最好是采光比較好的居室,室內陽光照射對老年人顯得尤為重要。日光照射,紅外線被皮膚吸收,深部組織受到溫熱作用,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可以改善皮膚組織的營養狀況,給人以舒適感。如果打開玻璃窗讓陽光直接照射室內,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消毒、殺菌的作用。
(6)床。老年人應選用硬床,以睡在床上床墊不下陷為好。床的高度應在膝蓋下,與小腿長度相等,過高過低都會使老年人感到不便,增加摔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