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務員要能夠掌握老年人飲食的基本特點和習慣,合理引導老年人科學進食,合理搭配食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飲食質量。實現老年人的專業護理,老年人飲食基本特點如下 1.蛋白質攝入要滿足需要
飲食中的蛋白質對老年人尤為重要,因為老年人的代謝主要是以分解代謝為主,因此,需要較為豐富的蛋白質補充組織蛋白的消耗。其供給量可按每天每千克體重1~1.5克計算。但是,并不是蛋白質補充的越多越好,過多地攝人蛋白質反而會加重消化器官和腎臟的負擔,增加膽固醇的合成。目前,老年人膳食中的蛋白質最好有一半來自于乳、蛋、魚、豆、肝及其制品。
2.鐵鈣含量要豐富
老年人最易發生缺鐵和缺鈣,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老年人的循環機能較差,所以,應使老年人的血液中含有較多的血紅蛋白來增強老年人的循環機能。目前,在綠色蔬菜、海帶、木耳、肝、腎、蛋類等為含鐵量較高的食品。
老年人若缺鈣,易患骨質疏松。為防止缺鈣,老年人每天應多食奶、蝦、大豆、芝麻醬、骨頭湯及其制品。
3.補充適當的熱量
由于老年人的基礎代謝和物質代謝功能比較低,體力活動比較少,所以,飲食中熱量應適當減少。如果熱量的攝取大于消耗,勢必引起單純的肥胖。
一般而言,只要食欲得到滿足,且體重維持不變,即說明膳食熱量的供給是適當的。
目前,在我們普通的食品中,米和面所產生的熱量較大,因此,老年人應盡量少吃米和面,多吃些產生熱量較少的副食品,還可以多吃些粗糧,如精制的玉米食品等。
4.適當攝入脂肪食品
大多數人認為吃富含脂肪的食品就會導致肥胖。其實不然,老年人飲食中雖然不能有大量的脂肪,但也不能過分限制。因為如果脂肪攝入過少,不利于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要注意的是,吃植物油比吃動物油要好,這樣有利于保護心血管系統,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更應注意。
5.平衡膳食,合理營養
在飲食安排上,要搞好食物搭配,同時還要保證平衡合理的營養,不可偏食,不可暴飲暴食,飲食結構不可作過大的變動。為了增強抵抗力,還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不可過量飲茶,應戒煙戒酒,肥胖者應少吃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