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夏利家政公司今天分享下心肺復蘇的現場救護方法和心臟驟停的原因等,作為家政服務人員,特別是從事老年人護理工作的家政人員,心肺復蘇是必須掌握的技能。
心臟驟停的三大原因
1、不論在院外或院內,大多數心搏驟停是由于心室纖顫引起的,并且多發生在缺血性心臟病患者身上。而且,藥物中毒、電解質紊亂 (高血鉀)和持續低血氧是重要的因素。
2、心臟驟停病人中有顯著的比例(0%~50%)是在發作時心室搏動緩慢停止。這種心律常因低氧和酸血癥引起。另一個心室搏動緩慢停止的原因是迷走神經緊張性增加,這可能是由于藥物、麻醉劑、下后壁心肌梗死(Bezold -jarisch反射)或侵害的操作觸發。
3、電機械分離是心臟驟停的第三個因素。電機械分離最常見的病因是持續的心搏停止。最典型的是心室纖顫后8min或更長時間,電除顫無效卻產生一個慢而寬的復合波,即電機械分離,往往不可逆轉,是無脈搏的心室自主節律。電機械分離不僅作為一個沖動,更是一個終末節律。張力性氣胸、心包填塞、放血過敏反應或肺栓塞都可導致出現這種情況。
心臟驟停的后果
心搏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蘇,4~6min后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后的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為進一步搶救直至挽回心搏驟停傷病員的生命而贏得最寶貴的時間。
心肺復蘇(CPR)的具體做法
1.生存鏈
對心跳、呼吸驟停者的急救可以用生存鏈(圖2-1)來表示。生存鏈包括5個環節: 立即識別心臟驟停并啟動急救系統;盡早進行心肺復蘇,著重于胸外按壓;快
速除顫;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綜合的心臟驟停后治療。前三個環節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操作的,后兩個環節則由專業醫生進行。
圖:生存鏈
2.成人心肺復蘇
當人體心跳呼吸停止時 ,全身臟器發生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腦。大腦一旦缺血缺氧4~6分鐘,腦組織就發生損傷。因此,最好在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
(1)判斷意識。輕拍患者肩膀,在其兩側耳邊高聲呼喊:“喂,你怎么了!”
(2)高聲呼教。如果發現有人心跳呼吸停止,應高聲呼教,尋求旁人幫助,并撥打電話120等。
(3)將患者翻成仰臥姿勢,放在堅硬的平面上。翻轉時注意保護頸部。
(4)胸外按壓。①按壓部位:胸部正中乳頭連線水平(胸骨下1/2處)。②按壓方法:雙手掌根同方向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手指離開胸壁,上半身前傾,
雙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有節奏地按壓30次。按壓與放松的時間相等,成人下壓深度至少為5厘米。
(5)打開氣道。用仰頭舉頦法打開氣道,使成人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90度)。
(6)口對口人工呼吸。將放在患者前額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緊患者的鼻翼,吸一口氣, 用雙唇包嚴患者口唇周圍,緩慢持續地將氣體吹入(吹氣時間為1秒鐘)。
吹氣量以胸廓隆起為宜,吹氣頻率成人為10-12次/分。
胸外按壓與口對口人工吹氣之比為30:2,即進行30次胸外按壓后,立即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這樣稱為1個周期的心肺復蘇。連續進行5個周期的心肺復蘇,
然后檢查心跳是否恢復。
如果不愿或不會做人工呼吸的,可以只進行胸外按壓。
3.成人、兒童與嬰兒心肺復蘇比較
4.體外心臟除顫
心艇驟停常由心室顫動引起,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可以自動分析并體止心室顫動,如果家里有AED,可以參照說明書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