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中最為寒冷的季節,寒風中行人匆匆。冬季,大多數的動植物均處于冬眠狀態,傳統養生學認為,老人家政護理在冬季人體也應該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規律而避寒冷,具體方法則可從精神、起居、飲食、運動養生方面。
上了年紀,身體很容易出現毛病,老人家政護理時身體各項功能的衰退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這樣就會比較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襲,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蘇州夏利家政就來詳細介紹下老年人冬季養生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養生策略
精神:保精養神
冬季主蟄伏閉藏,所以冬季養生的核心就是“伏藏”二字。為了保證人體陰陽精氣之伏藏,就需要保持精神的安寧和情緒的穩定,以保護人體的精氣和精神。多到室外曬曬太陽和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使自己的心情始終處于淡泊寧靜的狀態。
起居:早睡晚起
“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說在冬季應該早睡晚起,最好等到太陽出來以后再起床活動。在寒冷的冬季,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早睡晚起有利于人體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以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態。
飲食:多溫少寒,補腎助陽
傳統養生學將我們日常食用的食物分為寒涼、溫熱、平性3大類。冬季氣候寒冷,為了御寒保暖,人們應該多食用一些具有溫熱性質的食物,而少食用寒涼生冷食物。
運動:適度鍛煉
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闭f明冬季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寒冬季節,堅持室外鍛煉,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節功能,使身體與寒冷的氣候環境取得平衡,適應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體抗寒能力。
人體在冬季時受到寒冷天氣的影響,甲狀腺、腎上腺等內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增強,以促進機體產生熱量抵御寒冷,蘇州夏利家政提醒老人應適量增強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并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給。
二、老年冬季養生方法
1、早睡晚起調養精神
老年人在冬季應早睡晚起,冬季早睡可養人體之陽氣。睡前可洗個熱水澡或用熱水泡腳,以祛除人體的寒氣,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晚起則可養人體的陰氣。老年人在冬季應早睡晚起,冬季早睡可養人體之陽氣。睡前可洗個熱水澡或用熱水泡腳,以祛除人體的寒氣,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晚起則可養人體的陰氣。
2、備足寒衣,謹防受涼
多穿衣服可預防感冒、咳嗽,來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和高血壓、冠心病的惡化。
3、經常曬曬太陽
可補充骨骼中流失的鈣,加強骨骼堅硬度,防治骨質疏松的發生。
4、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
嚴寒的冬季,有些人因怕冷而緊閉門窗,使得室內的空氣不能及時地流通而污濁不堪,影響健康。所以,冬季在調節室內溫度的同時,還應注意室內空氣流通和濕度調節,特別是在天氣晴朗時要及時開窗通風,以保持空氣新鮮。
5、改掉不良嗜好
比如抽煙、喝酒、喝咖啡、喝濃茶。
6、建立家庭醫療檔案
人們看病服藥是為了健康,保證生活質量,但不要糊里糊涂地看病、糊里糊涂地吃藥,甚至盲目跟著廣告走。盲目吃藥或保健品都是不科學的,老年人如有不適的感覺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吃藥,并按時復診。老年人要自己建立一個醫療檔案,將自覺癥狀和時間、就醫情況、服藥情況及服藥后的感覺記錄在案。這樣做一是為就醫時提供完整病史;二是防止漏、錯或重復吃藥,造成對身體的不必要傷害。
三、老人冬天養生的必要性?
1、早睡晚起,心要靜
冬季早晚寒氣重,且極易侵入人體,老年人體質相對較弱,因此要避開早晚的寒氣。中醫認為冬天要“早起晚睡”,是說要比春天和夏天稍微晚一些起。冬季,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惡化都是與人的心理狀況息息相關的。老年人一定要避免憂傷、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的刺激,保持心態樂觀,精神愉悅。
2、注意保暖
由于老年人的主要臟器老化,功能減弱,適應性差,故當寒潮襲來時,高血壓、中風的發病率增高,心血管病人容易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及心衰。嚴寒還是傷風感冒、支氣管炎、肺心病、肺氣腫、哮喘病的重要誘因。因此,冬季老年人的衣著要松軟、輕便、貼身、保暖。
3、常喝點酸奶
冬季可以經常喝點酸奶,再補充身體營養的同時也增加了對身體有益的益生菌的攝取。這是因為老年人常與藥物作伴,藥物可以幫助他們抵御疾病的侵襲但是也把對身體有幫助的細菌也殺死了。
4、多曬太陽益身心
冬季陽光對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老年病專家研究發現,長期呆在室內,少到戶外接受陽光照射的老人,普遍出現維生素D缺乏癥狀,發生骨質疏松。那些常在窗前曬太陽的老人,也同樣出現骨質疏松,這是由于窗戶玻璃濾掉了部分紫外線,而這些紫外線對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保健專家在冬季鼓勵老年人多去戶外曬曬太陽,有助于預防老年骨質疏松癥。
冬季陽光不僅能防治骨質疏松癥,而且還能減少老年人常發的精神抑郁癥。老人冬季易出現抑郁情緒,很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冬天晝短夜長、光照不足。陽光可增加人體雄性激素,抑制松果體褪黑素的分泌,幫助控制情緒。
5、多鍛煉
多鍛煉加強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在強身健骨的同時預防冬季流行疾病對身體的影響。
6、營養豐富
營養專家認為,在低溫條件下,膳食營養特點應該是:增加產熱營養素,保證充足的熱能。產熱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對于老年人來說,脂肪攝入量不能過多,以免誘發其它疾病,但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
蛋白質的供給量以占總熱量的15%~17%為好,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其制品等,不僅便于人體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較高,可增加耐寒和抗病能力。
四、老人冬季防寒注意事項
老年人冬季保暖如何穿衣效果好?寒冬臘月正是冷到寒底的時候,此時老人為了不感冒都會選擇各種保暖措施,穿高領毛衣,來保證脖頸部位的溫暖。這種想法是很正確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在選擇高領衣服的時候,要確保別太緊讓頸椎失去正?;顒拥哪芰?。導致血管受壓,血液不暢。
衣領過緊還可壓迫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進而通過神經反射,引起心動過緩,甚至暫停、血壓下降、腦部供血減少、頭暈乏力,尤其對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領口過緊會加重心臟負擔,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嚴重者還可出現休克。
此外,還要避免腰緊、襪口緊。腰帶束得太緊,勒著腰部的骨骼和肌肉,容易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導致腰椎局部長期缺血缺氧,還易發生腰椎損傷、腰痛、下肢疼痛、麻木、浮腫,另外還影響胃腸道的正常蠕動,日久會產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等。襪口緊不利于腳部的血液回流心臟,時間長了,便會引起腳脹、腳腫、腳涼,腿腳麻木無力,導致行走不便。
穿鞋也別太緊,如果腳部尤其是腳趾受擠壓,會影響腳部血液循環,引起腳趾腫脹、疼痛、腳涼。
進入冬季,人們的衣服也越穿越厚。要說穿什么最保暖,老輩人自然說是棉襖?,F在,除了棉襖,還有羽絨、羊絨、皮毛等,保暖性能都非常好。